[上海市住建委]關于印發《房屋建筑工程文明施工提升標準》的通知 【滬建質安〔2019〕348號】 |
各有關單位:
為進一步落實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以建設“一流城市”為目標,提高上海市建設工程文明施工標準,提升工程建設形象,在執行《上海市文明施工管理規定》(上海市政府48號令)和《文明施工規范》(DGJ08-2102)的基礎上,特制定《房屋建筑工程文明施工提升標準》(以下簡稱《提升標準》),請遵照執行:
一、實施范圍
(一)外環線以內10000平方米及以上的房屋建筑施工項目;
(二)申報創建市級文明工地的房屋建筑施工項目;
(三)施工作業點距離住宅、醫院、學校等敏感建筑物15米及以內的房屋建筑施工項目。
二、實施時間
(一)2019年10月1日后,實施范圍內新開工的房屋建筑施工項目,必須按照《提升標準》要求全面提升文明施工水平。
(二)2019年申報創建市級文明工地的房屋建筑施工項目,均應按照《提升標準》要求全面提升文明施工水平。
三、工作要求
(一)落實主體責任。建筑施工企業應按照推進步驟全面宣貫落實現行標準及《提升標準》,實施范圍內新開工的施工項目,應制定完善文明施工制度,落實文明施工管理員,全面按照《提升標準》開展施工活動。
(二)加強監督檢查。市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及監督機構應加大宣貫推進力度,在日常監督、抽巡查和投訴處置中,將提質升標工作作為重點推進內容。實施范圍內未按照《提升標準》落實的施工項目,安全生產標準化考評將不能評為“優良”,并取消文明工地參評資格。
附件:房屋建筑工程文明施工提升標準
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
二○一九年六月十二日
附件:
房屋建筑工程文明施工提升標準
第一章 場容場貌
1.施工邊界設置
1.1 施工現場應分別設置車輛與人員出入門,車輛出入門寬度不應小于5m。
1.2 施工現場應設置全封閉、輕質結構、可拆卸周轉的圍墻,材料宜選用金屬材料,圍墻基礎色調為白色,底部設置0.2米的踢腳線,基礎色調為深藍色,總高度不應低于2.0m。
1.3 建設工程項目的外立面緊鄰人行道或者車行道的,施工單位應當設置防護棚,桿件涂黃黑警示漆,并設置必要的警示和引導標志。
1.4 企業LOGO標識及各類宣傳,應采用噴繪、涂刷等方式,嚴禁在結構頂部、塔吊機身和平衡臂、外腳手架、圍墻懸掛廣告、標語。
2.施工防護設置
2.1外掛式阻燃性密目安全網,續燃、陰燃時間均不應大于4 s,網眼孔徑不應大于12mm,顏色應采用灰色。
2.2 施工單位應確保安全網整潔無破損,并定期對安全網檢查、清洗和維修,并建立安全網清洗專項檔案。
3.噪聲控制
3.1 易產生噪聲的作業設備,應安放在施工現場中遠離居民區一側的位置,并在設有隔音功能的臨房、臨棚內操作。
3.2 施工現場與居民區間距不足10m,應采取設置隔聲屏障或移動式隔音裝置等措施。
3.3 施工項目破拆混凝土構件、基坑混凝土支撐等作業時,應采用混凝土靜力切割等低音低塵設施設備,嚴禁使用夯錘、鎬頭機械、爆破等措施拆除。
4.揚塵控制
4.1 施工現場應按規定安裝揚塵在線監測系統。
4.2 施工單位應在圍墻上安裝噴霧降塵裝置,在空氣重污染預警啟動或易揚塵作業時自動開啟。
4.3 施工現場的裸露地面,施工單位應及時采取簡易綠化、防塵網、防塵膜等全覆蓋措施。
4.4 現場進行混凝土構件拆除、土方開挖等易揚塵作業時,應就近設置移動式抑塵裝置。
5.施工告示
5.1 《施工許可證》《夜間施工許可證》應在工地大門、圍墻等醒目位置張貼告示。
6.文明護考
6.1 高考、中考日期前5日和考試期間,除搶修搶險外,全市范圍內禁止夜間建筑施工作業。
6.2 高考及中考考試期間,考場周圍100m內全天禁止所有建筑施工作業。
7.垃圾分類
7.1辦公區和生活區應做好垃圾分類工作,分別設置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濕垃圾、干垃圾收集容器以便投放,予以明確指引,并由專人負責管理。
第二章 施工防護設施工具化、定型化、標準化
1. 大開間樓層臨邊、基坑臨邊、超過4m的較大洞口臨邊、樓梯扶手欄桿、電梯井口防護門、施工升降機防護門等位置,應使用標準化定型化防護網片,固定安全可靠。深基坑應設置定型化上下作業梯籠。
2. 照明燈燈架應使用定型化的金屬材料制作,拆裝方便。
3. 施工現場出入口應設置可移動工具式車輛自動沖洗設施以及配套的排水設施,并建立沖洗臺賬,由專人負責。
4. 施工現場外腳手架應采用承插型盤扣式鋼管腳手架。
5. 卸料平臺、移動登高平臺、鋼筋加工棚應采用定型化構件,結構應安全可靠。
6. PC構件堆放架應使用定型化產品,按預制構件種類及最大重量進行設計和計算,確保架體的整體穩定性。
7. 施工現場辦公區臨時設施應使用符合規范要求的箱式鋼結構臨時房。
第三章 現場管理信息化、智能化
1. 關鍵崗位實行人臉識別智能考勤。
2. 施工現場人員出入口應設置身份識別電子門禁系統,與施工現場管理人員、勞務人員實名制相關聯。
3. 施工現場應安裝建設工程遠程視頻監控設備,現場出入口、主要危大工程作業區、渣土車輛沖洗點等重點部位必須安裝全天候、無死角高清攝像頭,照射距離或角度無法覆蓋施工現場的應適當增加攝像頭,現場存儲設備必須支持存儲至少15天視頻內容,并有專人管理。
4. 施工現場總平面布置、腳手架模板等桿件布置、危險作業流程事先模擬等施工活動,應運用BIM等技術。
5. 采用智慧平臺、“云監控”、手機APP等移動互聯網技術,與公眾互動溝通,接受社會監督。
|